8月24日,記者來到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黃沙古渡泵站施工現場,現場工人正在忙碌作業。
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是黃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該工程將整合興慶區、平羅縣等黃河以東地區沿黃河分散小揚水工程為集中揚水工程,建設統一輸配水體系,在黃河右岸溜山頭建設水源泵站,實施管道供水,建成統一的供配水工程,提高供水保證率和水資源利用效率。該工程建成后凈揚程39.2米,總揚程52米,將為銀川都市圈黃河以東地區,包括石嘴山市平羅縣陶樂鎮、高仁鄉、紅崖子鄉全境和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全境供水,灌溉面積達21.1萬畝。
據了解,工程于2020年10月26日開工建設,該工程新建黃河取水泵站1座,工程近期設計流量5.6立方米/每秒,遠期設計流量為8.45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積35.9萬畝,安裝機組4臺套,為將來其他發展用水預留2個機組位置。裝機容量1萬千瓦,安裝加壓供水管道BCCP管13.96公里,重力輸水管道43.6公里、配水管道67.6公里,新建蓄水池21座(總容積169萬立方米),工程概算總投資13.31億元。
“今年計劃完成泵站及13.96公里壓力管道施工、27公里重力流輸水管道施工和7公里配水管道施工任務。目前已經完成水源泵站圍堰施工、泵站封閉圈澆筑、泵站進水閘及進水前池施工;完成壓力管道安裝13.8公里、重力輸水管道施工6公里;完成35KV供電線路鉆越黃河860米鋼管拉管及PE管回拖施工,供電線路鐵塔基礎制作7座。當前正在進行泵站主廠房土建工程施工和輸配水管道施工。計劃10月底完成泵站主體工程施工,11月泵站工程完成調試,確保冬灌前揚水能達到作業條件。”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常務項目經理楊露露說。
“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黃沙古渡泵站電源點國家電網紡織城110kV變電站與黃沙古渡泵站隔河相望,供電線路必須跨越黃河方可實現供電。為保障通航機場飛機飛行條件,滿足黃河防洪影響要求,工程采用了非開挖水平定向鉆技術進行35KV供電線路鉆越黃河施工,這在寧夏尚屬首例。”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項目部負責人楊紹軍表示,今年計劃完成投資3.2億元,整個中線供水工程將于2022年底完成建設任務,工程建成后將有效解決銀川市、石嘴山市黃河以東地區生產生態取水困難和高質量發展供水問題,為寧夏高質量發展提供供水保障。(寧夏日報記者 徐佳敏 王沛瑤)
俯瞰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施工現場。實習生 馬磊 攝
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施工現場塔吊林立。記者 王沛瑤 攝
泵站進水閘。記者 王沛瑤 攝
工人們正在進行高空作業。記者 王沛瑤 攝
工人們干勁十足。記者 王沛瑤 攝